市值300多亿的全球碳酸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如何更好地应对市值只有4亿多的Sodastream公司的正面挑战?在价格、服务、质量等传统竞争手段无从下手,甚至失效的情况下,善用专利犹如一支奇兵,简洁、经济、杀伤力强。
专利具有传统的市场竞争手段所不具备的优势,经常被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中的杀手锏使用。而在有些竞争中,价格、服务、质量等传统竞争手段可能完全失效,专利则成为唯一、经济、有效的手段。
通常我们认为可口可乐的竞争对手会是百事可乐,但是有一天冒出来一家公司,同时成为了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竞争对手。
这家公司是Sodastream,总部位于以色列,它做的不是碳酸饮料,而是制作碳酸饮料的机器。机器不大,所以可以买一台在家自己做可乐,而且口味完全自己调制,喜欢苹果味的就用苹果汁调,喜欢草莓味的就用草莓汁调,比起传统的碳酸饮料更方便、更人性化。
这家公司成立的时间比较早,一直以来定位为售卖家庭用的碳酸饮料机器,业绩不佳,几乎濒临破产。后来,这家公司被私募收购,请来了原来在耐克在以色列的总裁丹尼尔·比恩鲍姆任CEO。
为了获得更大的增长。比恩鲍姆上任后大大改变了经营思路,将Sodastream从狭窄的碳酸饮料机市场带入了碳酸饮料市场,并直接以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作为竞争对手。
Sodastream公司主打环保和健康,直接针对可口可乐发起了极具争议性的营销宣传活动,比较有效的就是在闹市区竖起了硕大的笼子,笼子里装的是满满的喝过的碳酸饮料的瓶瓶罐罐,外面写了一段非常吸人眼球的文字-“1 Family. 5 years. 10,657 bottles and cans.”。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瓶子就放在了这些瓶瓶罐罐中,其对比的意味和表达的意思那自然是相当浓厚。
这下引起了可口可乐的不满,认为是对可口可乐的诽谤,于是给Sodastream发了禁止函,并在南非对Sodastream发起了诉讼。
当一家小公司与一家知名的大公司起纷争,显然对小公司来说在品牌宣传上更为划算,Sodastream就是聪明地利用了这一点。这个事件自然得到了很多媒体的关注,并进行了广泛报道,从而引起了全球媒体的注意力,成功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相比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动作就温和很多,市场先是传言百事可乐计划20亿美元收购Sodastream,但后来百事可乐予以了否认。后来,可口可乐公司收购了绿山咖啡公司的10%的股份,以阻击Sodastream。
通过上面的案例可以知道,由于Sodastream的碳酸饮料机器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销售的碳酸饮料完全不同,想通过价格、服务、质量等传统竞争手段来解决竞争是比较难的,因为大家的竞争完全不在一个维度上,基本上不具备可比性。
当然,就像传闻所讲的和可口可乐后面做的,也可以通过收购Sodastream或者Sodastream的竞争对手来解决问题,但这种解决问题的手段不够经济。
我们可以尝试从专利的角度提出一种可行的方案,即:
可口可乐公司围绕Sodastream的产品开发设计专利,比如组织人员研究Sodastream的产品,看看目前存在哪些缺陷,可能的改进方案是什么,未来可能会有哪些优化或者升级等,这样就可以围绕Sodastream的产品形成一批专利,当Sodastream的产品后续发展一旦触碰到可口可乐公司为Sodastream申请的专利时,可口可乐公司就可以通过诉讼控告Sodastream专利侵权来解决问题了,这种方式相对而言更经济、有效,对Sodastream的杀伤力也会比较大。
通过这个案例给大家一个重要的启示,专利是用来给别人用的,而不仅仅是给自己用的,尤其是研究围绕竞争对手的产品事先部署相应的专利,然后通过专利来限制、打击竞争对手,有时对竞争对手会达到其他竞争手段,尤其是传统的竞争手段所不具备的打击和制约效果。
看的辛苦不如直接问!! 商标;专利;版权;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