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专利授权率这个指标,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却能忽悠人的指标,在很多时候,并不能反映出专利代理人或者服务机构的真实水平,并不具有参考价值,理由有至少以下几个:
1、专利授权率计算无法提供标准公式、计算的基数不确定:
专利授权率怎么计算?很多时候,就是按照专利授权的数量,与专利申请的数量作为基数,两者相除后,获得的一个百分比。这里至少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专利因为申请到授权,存在时间差,一年前申请的专利,可能刚刚授权,但一年来申请的专利,很多是没有公开的,除了网上公开的一些专利(比如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不授权是不公开,就造成这个计算基数是无法统计的,即使只统计发明专利,其公开的时间段和授权的数目也没有对等性。授权专利的数目,往往是几年前投入的专利,但需要计算的标准数目,却是几个月公开的,尽管实用新型授权时间短,但申请了多少,并不知道,无法查询。
2、授权率高或者低就能反映出专利服务的水平吗:
很多人认为,专利授权率高,其专利服务水平肯定比较高;反之,技术肯定不行。实际上,这种理解,是相当片面的。如上所述,专利授权率计算方式和标准本身不确定,即使采用客户自己申请了多少,然后授权这种计算,也是无法衡量出专利服务水平的高低的。
这个很好理解,比如,某某公司正好申请了一个或者两个发明专利,结果都授权了,授权率100%。而另外一个公司,申请了30来件发明专利,授权了15件,授权率仅仅50%。你能从专利授权率角度说专利服务水平问题吗?实际上,数量太少的样本量,基本没有可比性。
此外,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往往是客户提供材料,事务所进行检索和处理,其涉及到多项服务,并非仅仅通过授权率能衡量出专利本身的水平和人员的素质问题。当然,也有些从业者鼓励包设计、包授权的服务,并以过去获得了多少证书、鼓吹获得了多少授权作为资本。这种说辞,具有很大迷惑性。为何?请看下文分解。
3、专利包授权背后的逻辑和思路
最近专利包授权的服务比较多,无论是发明专利,还是实用新型专利,很多服务者都提出了相关服务。这种服务,对客户来说,很省事,谁都希望出了钱,就能获得包票。
但是,专利审查往往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很多技术问题或者审查方式,也是与时俱进,也就是人为的因素还是有的。因此,按照过去的易于授权的方式或者领域去撰写,特别是进行设计的时候,可能在几年后审查时候,就会被纳入另外一种审查模式,这是专利审查存在的不确定风险。
此外,专利包授权,很多机构往往采用申请多件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可能增加授权的概率,但会增加事务所成本。因此,在客户考虑包授权方式时候,是有必要考虑费用的。如果费用过低,对专利设计者或者服务机构,可能连成本都不够,人家没有利润的时候,你想结果会怎么样呢?风险大大增加。
既然专利授权率不容易计算,且存在基数问题,且包授权存在不确定风险,那又如何来衡量专利从业者的服务质量或者获得较高的专利授权概率呢?小编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专利从业者服务的水平,特别是技术水平:
一些客户往往接触到的只是服务机构的业务员,他们往往采用格式化宣传方式,就容易迷惑到一些不懂的人。这时候,就需要客户多问问一些专业的问题,从业务员口中甚至从其背后的操作方式,甚至技术人员的设计思路中,大致获得一些信息,然后多方对比,进行选择。
另外,需要结合对方提供资料,并考察其人员的稳定性,特别是需要考察其公司过去的一些情况,这样才更容易便于选择。显然,多年的存续的公司,其可信度往往大于新成立的公司;资质老的业务员,技术服务态度好的业务员,往往也更加能给予人信任感,这些并非专利授权率这个简单的指标能衡量了。
2、熟人推荐或者介绍模式
如果有人来推荐,往往更容易增强对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的了解。一般直接客户不容易接触到,毕竟需求专利往往也比较单一。但如果是具有连带关系的服务机构,在分段分工作业时候,还是很有必要去多了解多分析,特别是能遇到熟人介绍,还是很有必要的。
虽然专利授权率这个指标变动性很多,但从专利从业的年数、申报数量以及驳回情况,是能大致参考的。另外,在熟人推荐情况下,对对方人员素质的了解,和技术的把握能力,也是有必要进行考察,必要时还涉及到公司层面的人员配置,特别是一些不大的公司里面,老板的从业方式和从业背景,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比如对方是技术出身,还是业务出身,两者差异是很大的,特别是在对待后续服务上,专业和服务方式不同,取得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在专利授权层面,技术往往重要于服务,但后续服务根本上,单单有技术,往往也存在不确定因素。
这里特别是涉及到人员的稳定性问题,毕竟一个发明专利从申请到授权,或者驳回,两年时间是少不了的,中间一旦出现审查意见,如果人员变动太大,也许中途就夭折了。这时候,公司老板,如果你能知道,就能省很多事情。有很多误解,就发生在业务员或者技术员离职的情况。这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专利行业,本质上还是服务业,服务业就是为人服务,这时候,如果过于虚假,往往得不偿失。此外,采用一些指标化的东西来衡量,有时候就会失效,特别是采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衡量方式,更容易误导人。仅以此文,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希望能对专利授权率有所了解,也为您选择合适的合作服务机构和合作对象,提供一点参考。
看的辛苦不如直接问!! 商标;专利;版权;法律